阿嗤

伪文艺

多音字

西雅图夜未眠

        我有一个朋友叫吴茜(xi),很多人一看到她的名字,嘴巴会想当然地吐出qian的发音,我也是认识她之后,才知道这是一个多音字。
        多音字其实很奇妙,从一而生可以是另一种殊途同归。

        我小学二年级就认识她了。我们的妈妈是十几年的挚友。
       也是在十几年前了。我和我妈去市场购置生活用品的时候,天下了一场大雨,她家就在回来途中,没有带伞的我们就去她家等雨停。
        那是我第一次见到她,她就枕在她妈妈腿上睡觉,我安分守己地坐在木椅上,眼睛直直盯着窗外,希望雨快点听。
        我妈妈和吴阿姨(也就是她妈妈)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。语句与语句之间的间隔声,和雨滴声,组成了郁闷的协奏曲。
        我不时看一眼,心里的唯一想法是,和我一样,也是个长得不怎么样的女孩子。

        成长中许多东西来得悄然无声,殊不知意义有多伟大。

        我没有想过我们会读同一个初中,在同一个班级,以后变成一条路回家的好朋友。
        人生吃辣条的第一次献给这个可怕的女人,之后过了每天都吃辣条,无辣不欢的三年。对于如今这个抱恙在身,再也不敢轻易吃辣的我来说,有点怀念。

        不赘述我们共同度过的三年,因为我们现在是不常联系,只比甲乙丙丁好一点的普通朋友。

        吴阿姨每次来我家做客,都会偷偷问我,怎么会不上同一个高中,就陌生那么多,现在都好不起来。
        我也笑笑,谁知道呢。

        但是,在普通朋友的界限外,我们有一些精神上的领悟取得了惊人的一致。
        今年上半年,出了一个不应成文的条例,我和她竟然保持了一个想法在朋友圈和另一个人据理力争,活生生把朋友圈搞成了辩论会。
        同为姜思达粉丝的我们(虽然我只是路人粉)都认为,正确的性向值得捍卫,哪怕它究竟是不是社会主流。
        也是在那一刻我突然觉得,有些朋友的确是会在生活走淡的,没有共同的圈子,强融累己累彼,不如就散了吧。
        但生长的根基,如果本来就是一致的,最终都会成为一类人。
        方向上的形同陌路,精神上的殊途同归。

        吴阿姨跟我说,她准备考中国传媒大学的传媒专业。我想了想,好像是姜思达的母校。
        吴阿姨问我觉得怎么样,我说挺好的,人生只有一次让她去试试呗。
        “人生只有一次,怎么能浪费了?”
        “因为人生只有一次,所以失败了,也都不浪费。”

        在对待喜欢的事物方面,我比她诚实,但她比我勇敢。
        是的吧,华师化学专业的,未来的新闻媒体工作者,吴茜同学。

评论

热度(4)